林达是某跨国公司中国销售部门的专职讲师。她的任务是帮助销售部门的员工学习和掌握新的产品和工具。但令人沮丧的是,员工视她的培训安排为额外的负担。他们一边提出要求想学新东西,可另一边却抱怨说培训里的新产品、新方法完全不适合他们的客户或工作。
林达曾尝试过很多方法,比如改进她的演说技巧,寻找更多案例,设计体验式培训,甚至制定培训考核制度,让培训和员工未来的晋升和收入挂钩。但这些方法都不管用。
通过联合国UCT讲师证书的学习,她意识到这正是“心智模型”对她的挑战。所谓“心智模型”是指深植每个人心中,同时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模式。我们的“心智模型”受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影响,并会帮助我们对未来问题进行决策。
越是成功的员工越有强烈的“心智模型”,总体上他们成功也是基于自身的“心智模型”。可是当企业处于变革期时,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。用通过老经验形成的“心智模型”去思考新问题就可能犯错。这时候,“心智模型”往往成为束缚员工进一步发展的阻力。
研究显示,要改变“心智模型”,靠个人往往是不行的。而“团队引导”(Group Facilitation)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。所谓“团队引导”是指培训师在教学中建立相互信任的环境和学习目标共识,然后运用团队动力,通过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,帮助学生打开心扉,意识到自己原有的“心智模型”,并通过“内在激励”来促进学习,并最终实现“自我超越”。团队引导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。
培训师掌握“团队引导”技术,就能让学习者看到自己的不足,从而产生改变的动力。通过引导技术,培训师还能够技巧性的提供知识和实践,最终帮助学习者将将新技能固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。
在尝试使用“团队引导”技术后,销售部门的同事看到了阻碍他们业绩的正是他们原来的“心智模型”。他们需要的不是加法,而是减法,去掉那些在思维里阻碍他们业务发展的框框和“不行”。他们开始接纳之前明显存在但却被视而不见变化,并运用新产品和新工具来拓宽销售渠道。
令人欣慰的是,林达支持的销售团队当年业绩达到了350%的增长,这个不可思议的年增长速度是销售团队历史上突破性的成绩。而她也获得了整个团队的尊重,并在团队推荐下获得公司年度杰出奖。
林达的故事并不是个别案例。事实上,团队引导技术已经成为今天企业培训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。而林达学习的联合国UCT讲师证书正是团队引导技术领域的一张权威证书。该证书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CIFAL中心颁发。UCT证书的考试已经由 QGENIUS (https://www.qgenius.com)正式引进入中国。并提供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的培训。考生可以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城市报名参加培训和考试。